孕期情緒需要好好「管理」嗎?

2022.01.23

一直以來在診間我都很常被媽媽問到孕期情緒「管理」的問題,好比「懷孕是哭會影響胎兒嗎?」「生氣罵人是不是負面胎教,小孩長大會很難帶」最近疫情升溫,焦慮的媽媽又更多了,因此幾次臉書直播和私訊都有人問我「現在疫情這樣實在好焦慮,又擔心這些負面情緒影響寶寶,想到就更擔心更睡不著覺,惡性循環不知道該怎麼辦?」

每次被聽到這類的說法,我都會覺得很心疼又覺得很荒謬,但上網一查才發現真的不少衛教文章指出懷孕時常哭泣、焦慮、憂鬱或生氣,以後小孩會很難帶、好動,無法睡過夜。甚至毫無根據的指出媽媽孕期情緒失調,會影響胎兒日後的心智發展,導致胎兒畸型。

胎兒異常與媽媽情緒無關

這些說法當然不正確。胎兒器官發育不正常多半是染色體、基因或細胞分化出錯的緣故。這些實屬分子生物、基因學的範疇,和人的七情六慾毫不相干。
另外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媽媽在孕期的情緒會影響胎兒日後的個性和作息。

新生兒無法睡過夜,常莫名大哭、不愛喝奶是常態,和孕期情緒哪有關

至於小孩好不好帶的問題,我認為大部分的新生兒本來就無法睡過夜,也常會突然莫名大哭,母乳愛喝不喝。剛好吻合「很難帶」而被自動歸類,認定這些狀況是受媽媽情緒所影響。再加上有些媽媽之所以焦慮,憂鬱,很可能是資源、支持不足或是和伴侶關係不佳導致,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後續孩童的發展,不能單用孕期情緒去解釋。

再加上當媽媽情緒起伏大時,生理上的確有可能讓胎動變明顯、宮縮。就有媽媽和我說最近看電影「哥吉拉大戰金剛」時,胎動變得非常劇烈明顯,擔心是不是劇情太刺激嚇到寶寶。其實這些都是媽媽緊張心跳快、血壓升高的正常連動反應,並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另外當媽媽哭泣或大聲罵人時,可能會拉扯到腹部肌肉同時導致生理性宮縮,但這些症狀只要等情緒緩和休息後就會改善,不會影響到子宮頸長度也不會造成早產。

不過雖說情緒對胎兒不會有影響,但懷孕生理上已經夠辛苦了,倘若心理上又處於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當然很不好。就我觀察,媽媽焦慮的原因,一部分是來自賀爾蒙起伏和自己身型的改變,但最大的焦慮來源還是擔心胎兒的健康。尤其現在網路資訊太多,說法不一。有些廠商或平台,為了賣產品,刺激流量,刻意強化胎兒異常或是高危險妊娠的個案,反而更加深媽媽的不安。

信任的資訓來源有助於化解焦慮

因此我認為找到信任的產檢醫師很重要,當然每個人喜歡的風格不同,有些媽媽希望醫師把產檢的各種資訊仔細說明,好比胎兒腹圍落後五天、頭圍超前三天,也有媽媽認為胎兒有在正常範圍內就好,其他不需要知道太多。不希望醫師碎念太多分而增加焦慮感,只要講一句「沒問題」就好。這就好像在挑選伴侶,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選能讓自己安心的最重要。

另外,最近疫情升溫,很多媽媽足不出戶已經一個月,焦慮煩悶的指數不斷攀升。為了舒緩情緒我會建議找一項運動來做,好比跑步機慢跑,騎健身腳踏車。我也注意到現在很多線上即時的瑜珈舞蹈課,能營造大家一起運動的感覺,另外也可設立一些簡單的目標,例如做肉桂捲、畫畫,我自己則是一週看一本書,追蹤一些和疫情無關的節目,好比最近跑步時我就很愛聽講述深度追蹤國際新聞的podcast「重磅廣播」,一方面轉移疫情焦慮二方面讓自己神遊世界。

還是要提醒的是,如果媽媽心情持續低落,失眠,甚至出現自殺傾向,懷疑是嚴重的產前憂鬱症還是要尋求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的協助。

正視、理解、釐清負面情緒,懷孕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另外,很多文章立意良善,希望幫助孕婦面對情緒,但說法有時過於否定負面的情緒,或大量使用情緒「管理」這類名詞,反而讓孕期保持開心愉快變成一種責任義務,徒增媽媽壓力。其實我認為負面情緒不應該被否定,而是要被正視、理解、釐清,進而找到發洩的管道,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味壓抑隱忍最終還是會爆炸。我也要藉此呼籲大家,當遇到懷孕的人心情不好,可以試著聽聽看她的煩惱,協助她找出糾結的點,而不是不負責任的丟下一句「懷孕這麼開心的事,怎麼會心情不好?這樣會影響胎兒喔!」。

烏烏醫師
Copyright © Dr. wuw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