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食品,吃越多不一定越好!

2021.09.29

雖然沒在吃任何保健食品,但我對當紅的各項產品其實並不陌生,除了社群媒體廣告無孔不入,門診中也常有女生懷孕後,發現自己常吃的保健食品包裝上標示著「孕婦服用前請諮詢婦產科醫師」,擔心吃了影響胎兒,緊張地來問我意見。

食品不是藥 怎可能效果神速?

首先要釐清,保健食品的本質就是「食品」而不是藥,自然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反過來說,要藉由吃珍珠粉、燕窩等「食品」讓胎兒的皮膚變好、贏在起跑點,也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天方夜譚。在我看來,產品要孕婦服用前諮詢醫師,可能是廠商認為多寫一句當然不吃虧,甚至是抱持著些許推卸責任的心態,「反正我該寫的都寫了,有問題請妳自己負責。」

保健食品的本質就是「食品」而不是藥。如果吃了立刻有效果,反而要懷疑是否添加了什麼未知的成分。

雖說食品不會影響胎兒,但我對這些產品還是持保留態度,不會特別鼓勵媽媽食用。因為各種產品推陳出新,醫師不可能通盤了解,更不可能為其背書。 再加上時不時就有新聞報導某某產品塑化劑超標、含重金屬,就算是所謂天然的鹿膠、鹿茸也曾因狂鹿症而下架。上網搜尋,也會看到網友表示吃了某牌的養顏產品經期亂掉、肌瘤變大,懷疑廠商偷添加雌激素等等文章。姑且不論這些分享是真是假,退一步來想,懷孕要煩惱的事情已經夠多了,何苦花大錢吃下更多的擔憂呢?

更何況市面上保健食品功能通常不明確,效果也很難驗證。比如各種號稱喝了氣色會變好,能維持青春的美容飲、吃了皮膚會Q彈的膠原蛋白粉,往往是靠著光鮮亮麗的代言人與網紅鋪天蓋地的利用女性身體形象焦慮做行銷。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膠原蛋白用吃的根本都會被胃酸分解,完全不可能運送到皮膚。講得直接一點,如果吃了真的「感覺」有效果,若非心理作用,還真的要懷疑它到底添加了什麼?

如果真的忍不住,一定要購買,我會建議認明衛福部認證,包裝上印有「健康食品」字樣及小綠人標準圖像的健康食品。

還有所謂「呵護私密」(廣告還不能寫「私密處」,因為涉及器官所以違法)的蔓越莓錠,其實對預防尿道、陰道感染僅有零星的小研究佐證,功效也非常有限,倒不如養成多喝水、不憋尿、早睡不熬夜的好習慣。更何況,孕期因雌激素改變、膀胱壓迫等因素,感染的機會又比懷孕前高上許多,如果真的出現陰部搔癢、解尿疼痛等症狀應該尋求治療診斷,請醫師開立懷孕適合的藥物,而不是因為怕吃藥而靠著吃保健食品隱忍,反而容易因延誤治療讓感染加重。

真的無法飲食均衡 才考慮保健食品

大家一定會問,那孕期有沒有一定該吃的營養補充品呢?我認為還是得先回頭檢視媽媽的一日三餐來做個人化的選擇,比如愛吃蔬菜的人未必要補充葉酸,每週都有吃兩、三次魚類(尤其鮭魚、鯖魚、秋刀魚)的媽媽大可不用再添購魚油。但假設妳是素食媽媽,補充維他命b12和鐵劑就很重要。假設孕中期很容易抽筋的孕婦,就可在睡前補充高單位的鎂。如果很不喜歡乳製品討厭曬太陽的女生就可以適量補充鈣片、維生素D。簡單來說,與其花時間比較各營養品廠牌的優劣,還不如用心了解自己三餐吃進去哪些營養素、哪些還不足需要補充。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產品雖然孕前有效,但到懷孕時有可能失效。好比孕期因黃體素上升、腸胃蠕動變慢,原本對於幫助排便很有效的益生菌或酵素都可能失靈,甚至有媽媽便秘嚴重到一週都解不出來,造成腹絞痛難耐。這時除了多喝水、多吃蔬菜外,可放心使用軟便劑(氧化鎂)、瀉藥或杜化液等產品。這些改善便秘的藥物對胎兒並不會有任何影響,效果也比益生菌好。

與其花時間比較各營養品廠牌的優劣,不如用心了解三餐吃進哪些營養素、哪些還不足需要改變飲食來補充。

或許有人會說,反正這些保健食品就是賣個「健康的希望」、「美麗的夢想」,有錢就買來加減吃,我何必擋人財路。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核心價值的問題,不吐不快。有些人不運動、三餐亂吃熬夜卻捨本逐末買一大堆保健食品,誤以為這樣就是養生,也有孕婦對於包裝精美、有漂亮代言人的產品深信不疑,卻對普通的食物。如 :冰水、 薏仁 、 海鮮、 山楂等過度害怕,動輒得咎。還有人明明就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感染等疾病,卻堅持吃藥傷身,只信保健食品導致病情惡化。我如果不「老實」說出真相,對這些族群實在不公平,也有失醫師的本分。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否有懷孕,健康的根本永遠都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睡眠充足的老生常談。如果真的生病了,要治療還是得靠專業醫師開立的藥物,這些都不是保健食品所能取代的!

烏烏醫師
Copyright © Dr. wuw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