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不只我,很多其他科醫師和體能教練都出面解釋律動機效果極有限,呼籲大家還是要從事真正的運動,而不是「律動」!
但這項產品的募資效果還是相當驚人,就有網友表示「人總是得被騙一次,就和電視購物一樣啊!」更有人戲稱這是繳智商稅。不過我倒是認為這和智商無關,畢竟產品有專業醫師代言,再加上廠商巧妙運用人性,抓準子女對長輩健康的擔憂與孝心來推銷,我也有朋友說無法說服爸媽運動,看著隔壁的阿姨開始深蹲,只好加減買一台機器讓他們願意「被」動起來,總好過什麼都不做。
不管是肌少症、骨質疏鬆針對長輩的退化,律動機不但無效還可能傷身
我還是要強調,不管是肌少症、骨質疏鬆針對長輩的各種退化,律動機不但無效還可能傷身。不過要說服長輩開始運動甚至是重訓,確實困難,畢竟上個世代受威權教育,永遠是年紀大的說了算,國民教育也沒涵蓋運動科學 ,養生觀念還停留吃溫補,多休息,也普遍認定重訓會傷元氣,是年輕人追求漂亮的洋玩意。
就連強勢的我也花了一番功夫才說服姑姑開始重訓,到現在也維持一年多。我就借此機會把經驗整理成原則分享給大家。
溫柔、堅定、練給他們看
首先要說服對方重訓,自己一定要身體力行,畢竟言教不如身教。假設長輩發現你因重訓,生活變規律、精神氣色更好,接受度自然會提升。
相反地若自己沒練,很容易被長輩一句「講這麼多,你也沒練啊!」回應。
另外我也建議可推薦長輩自己的教練,除了更能掌控學習進度外還能檢視教練是否有針對銀髮族群安排合適的課表。好比深蹲時我會詢問教練,姑姑蹲不下去該如何調整?肩膀活度動那麼差如何背槓?現在能平躺臥推了嗎?
接著要幫他們找到運動的動力, 不能只說「這是為你好, 大家都重訓就你沒有」以我姑姑為例,她很愛去日本旅行,但這幾年她常抱怨爬樓梯的景點會自動略過,也無法登高賞楓,更擔心之後體力更差,連出國的信心都喪失。 這種時候我絕不會鄉愿地說「不會啦!你還很健康很勇」。而是見獵心喜地回應,「對!所以你再不練肌力,以後連家門都出不了!」把握住每次教育推坑他們的機會。
另外有產婦和我說,爸媽願意重訓是希望上半身更有力能多抱孫子,練到後來兩個老人還會比賽誰進步得多。
看似危險的重訓其實安全有效能防退化
也有人表示長輩很節省,認為運動幹嘛花錢,去公園甩手、跳舞或散步不用錢又方便,年紀大了不用學習新事物,現在這樣就好。這時千萬別急著反駁他們「甩手沒用啦!錢又不叫你出」,因為否定式的回應只會讓對方想要辯駁聽不進去意見。我建議可採先肯定再置入的模式溝通。
比如:去公園和朋友活動固然好,但沒練到全身的關節肌肉,也無法靠強度逆轉肌肉骨質流失,如果妳未來還想和「現在一樣」去公園和朋友跳舞,就得靠重訓對抗全身的老化,而專業的教練指導當然要收鐘點費,就好像醫師、律師、按摩師、美甲師(可置入長輩熟悉的職業)一樣啊!
強調老人跌倒風險高,律動比較安全,是張冠李戴的行銷手法,利用大眾刻板印象,讓原本有能力運動的老人站在機器上浪費時間,讓身體繼續退化。
回過頭講律動機,我最不滿的是廣告裡一再強調老人跌倒風險高,還是律動比較安全,因為這根本就張冠李戴的行銷伎倆,利用大眾刻板印象,讓原本有能力運動的老人站在機器上浪費時間,導致身體持續退化。
年紀越大確實跌倒風險高,但據統計長輩易跌倒的場域為客廳、臥室、浴室,並非運動場。且相對球類、跑步等欲動,在平穩地面上重訓更為安全,且可加強核心穩定、肌力、提升身體控制與反應,反而能降低長輩在生活中跌倒的風險。
70+長輩說「我已經將訓練納入生活的一部分,一點都不覺得負擔,而且明顯感受身體進步,該怎麼說呢?至少沒以前那麼怕跌倒啦!」
等長輩養成習慣,也別忘了幫他們拍照紀錄進步,適時給予鼓勵。好比教練就有利用網站紀錄課表,姑姑六角槓最佳成績以這半年從35公斤進步到50公斤。
每次課堂交接時我會觀察她的姿勢稱讚「動作控制有變好,自己會調站距」她也主動動表示「我已經將訓練納入生活的一部分,一點都不覺得負擔,而且明顯感受身體進步,該怎麼說呢?至少沒以前那麼怕跌倒啦!」
當然每個家庭溝通模式不同,相對來說姑姑是好溝通的長輩,且我的職業較有權威性,時間好掌控,讓我有更多資源督促她建立習慣。因此以上原則大家參考即可,細節該如何執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可以確定的是,說服長輩開始運練,看著他們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進步,那種成就感與滿足,遠遠超過購買一百台律動機的爽度啊!
歡迎臉書留言討論 請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