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台灣女人連線與林淑芬立委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修正「處女膜」一詞,避免因誤用醫學名詞對女性產生傷害。
處女膜這三個字全錯
身為婦產科醫師,我舉雙手贊成。因為處女膜三個字雖然大家使用上很習慣順口,但根本就是積非成是,三個字全錯。
首先,「處女膜」的英文是hymen ring 或vaginal orifice,並不是membrane。實際構造也不是封閉式的膜狀組織,不然沒有性經驗的女性,月經怎麼流出來呢?而是一圈粘膜組織可阻擋病菌直接進入陰道內,形狀類似指環、皇冠,縮小版的波提(某一種甜甜圈)。因此建議正名為「陰道冠」或「陰道瓣」都比處女膜來得正確。
沒有膜當然不會破
既然不是膜,當然就不會「破」,那為何性行為會出血呢?
其實是來自粘膜組織的撕裂傷。因此不只性行為 、內診的鴨嘴、陰道超音波或外力強烈撞擊都可能讓這圈粘膜組織產生撕裂傷,牽扯到微血管產生出血。以其他器官做比喻,就是肛裂是肛門口的粘膜組織,被太硬的大便刮到一樣有異物通過陰道口時產生出血。
根據瑞典性教育委員會統計,只有一半女性初次性行為有所謂「落紅」。這是因為女性陰道口的大小(可以想像成戒圍),陰道肌肉放鬆與否、男性陰莖尺寸、性器官接合的角度、性愛激烈程度等各種因素有關。因此以性行為後有沒有出血,來判斷是不是「第一次」,極為不科學。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也曾發過聲明,任何人無法以外觀判斷女性是否有過性經驗,別再請醫師開立「處女」診斷書了!
以性行為後有沒有出血,來判斷是不是「第一次」,極為不科學。
只不過每當類似議題出現時,總會有網友表示
「這有用嗎?想太多吧!」
「立法委員重要的事情不做去做這種無聊的事」
要回應的是,社會重要議題當然很多,身為一個認真的公民,我可以講一週都講不完。但這不代表這件事就不重要!
不清楚的命名加上不完整的性教育,只會讓第一次性行為沒有出血的女生自我懷疑,認定自己做錯事,沒把那片「膜」守護好。在推動性教育的現場,朋友們也不只一次被小孩問到「既然不是膜,那為何要叫處女膜 ?大人好矛盾。」
既然沒有「膜」,那仿間看到的「處女膜修補手術」到底要怎麼補?
沒有任何高深的技術,單純就是用縫線或特殊黏著劑把陰道口縫緊一點,讓陰莖後續進入時產生,比正常狀況下更嚴重的撕裂傷,導致女性交後更大量的出血,造成更劇烈的性交疼痛。
因此美國婦產科醫學早已針對此事發出警告,認定此手術不符合醫學倫理。但台灣卻仍有此項手術存在,相關衛教還刻意寫得很含糊,硬是用膜狀組織來形容陰道開口,暗示讀者陰道開口真的有某種膜狀組織,矛盾地先呼籲大家不要有處女情節,再表示對方長輩也許很在意,因此修補處女膜換一輩子的信任很值得。
因此我認爲官方名稱不修改,就會讓這些錯誤資訊可以見縫插針,命名錯誤,並非無聊小事,而是深深影響每個女性身體的大事。
最後補充台灣本土生理用品凱娜早在兩年多前,就已經在網路、實體教育課堂中推廣處女膜正名陰道冠,希望教育部此次能從善如流。
愛身體,從叫她正確的名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