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需要居家監測胎心音嗎?

2021.07.13

先說結論,實用性不高,而且如果使用的心態不正確,反而會有負面的效果。因此我不鼓勵購買。

首先,因為20週以前胎兒相對很小,活動範圍又很大,以致於很可能聽不到心跳,反而徒增煩腦。甚至我在急診也遇過使用相關產品聽不到心跳而來看診的焦慮媽媽。

當然很多媽媽一定會想問,在還沒感受到寶寶胎動時,不時時聽一下胎心音,該如何判斷胎兒有正常長大、心跳沒有忽然停止?坦白說,真的沒有好方式觀察,且在有胎動之前,就算媽媽真的聽到心跳變慢,即使立刻就醫將胎兒緊急剖腹產,也沒有存活的可能性。所以我還是建議媽媽們,平常心、放輕鬆,規律產檢即可。

另一方面,就算有確實聽到胎兒心跳,也不表示就沒問題。因為臨床判斷胎心音是要連續監測三十分鐘,看心跳的變異性是否規律、有沒有減速的狀況,也不是在家聽個幾下就可判斷的。

如果真的想判斷胎兒狀況,觀察胎動反而是最簡單的好方法。

胎動就是有動就好

如果真的想判斷胎兒狀況,觀察胎動反而是最簡單的好方法。
胎動通常在24週以後出現,第二胎或是腹部脂肪較薄的媽媽會稍微早一點感受到。另外每個胎兒的習性都不同,胎動的力道也可能不同,不用跟其他人或自己上一胎做比較。

至於一小時該動幾次才正常?連續狂動到底算是一次胎動還是N次胎動?這些細節其實都不重要,因為胎動就是「有動就好」,不需要精算次數。相關研究也早已顯示,認真數胎動並不能促進胎兒健康和存活率。

我個人則建議,觀察胎動的時機是吃飽飯後,稍微注意寶寶有動即可,不需要每小時紀錄監控。不過還是要特別提醒,胎兒的作息和媽媽不同,夜深人靜,胎兒反而會動得特別明顯,因此睡前一定要有胎動,感受不到還是要就醫。千萬不要覺得寶寶也睡了,自己先睡再說。

烏烏醫師
Copyright © Dr. wuwu. All Rights Reserved.